Google與資安大廠ESET、Lookout和 Zimperium聯合成立應用程式防護聯盟

 
圖片來源:Google
 
Google於本周三(11.6)宣佈與資安公司包括ESET、Lookout和 Zimperium合作成立【應用程式防護聯盟(App Defense Alliance)】,加強稽查申請及幫忙掃瞄在Google Play Store上架的app 之安全性。
 
全球Android裝置高達25億台,也成為駭客的攻擊目標。在此之前,所有掃瞄工作,都是由Google員工利用Bouncer及Google Play Protect引擎,來檢查欲上架的app,但是Google Play上發現有害Android app時有所聞,其中不乏下載次數上千萬或上億的app,也突顯光靠Google自己掃瞄力有未逮。
 
Google和ESET、Lookout和 Zimperium的合作,旨在從欲上架Play Store的app中,發現可能有害的應用程式(potential harmful app,PHA),在它們發佈前予以遏止。應用程式防護聯盟成立宗旨,是要透過整合Google Play Protect偵測系統與這三家廠商各自的掃瞄引擎,來檢查正在排隊上架的app,互相補強以免有漏網之魚,而Google和合作廠商也將透過威脅情報及惡意程式互通有無,達到及早偵測的目的。
 
和Google 自己的掃毒引擎Play Protect一樣,ESET、Lookout和 Zimperium的技術都結合機器學習和動/靜態分析來偵測惡意行為,透過多重啟發式引擎一起運作,有助於提供惡意程式偵測效果。
 
資安大廠ESET因威脅偵測成效及安全分析報告的絕佳表現而榮幸與Google攜手合作,一起協助保護世界各地的使用者免受惡意應用程式的傷害。
 
 
為了維護您的行動裝置安全,請選用專業並值得信賴的資安品牌,***ESET行動安全套裝適用於Android系統*** (我要購買:https://www.eset.tw/estore/zh/)

ESET 將於 2019 年 10 月 18 日停售 ESET Multi-Device Security 產品

 

親愛的客戶,感謝您對 ESET 的支持! 我們將於 2019 年 10 月 18 日停售 ESET Multi-Device Security 產品,現有或新用戶可於購買、續期時選購 ESET Internet Security,以繼續讓 ESET 保護您的網上安全。

若有任何資安需求,歡迎聯絡銷售團隊 2893 8860,或上官網查詢:https://www.eset.hk/

Dear customers,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on ESET! We would like to announce our ESET Multi-Device Security products will ceased from the market on 18 October 2019. Kindly note for our existing and new users can continue to renew or purchase their licenses under ESET Internet Security for us to protect your online security.

If you have any enquiries, please contact our sales team at 2893 8860 or visit https://en.eset.hk/

關於Version 2 Limited
Version 2 Limited是亞洲最有活力的IT公司之一,公司發展及代理各種不同的互聯網、資訊科技、多媒體產品,其中包括通訊系統、安全、網絡、多媒體及消費市場產品。透過公司龐大的網絡、銷售點、分銷商及合作夥伴,Version 2 Limited 提供廣被市場讚賞的產品及服務。Version 2 Limited 的銷售網絡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新加坡等地區,客戶來自各行各業,包括全球1000大跨國企業、上市公司、公用機構、政府部門、無數成功的中小企及來自亞洲各城市的消費市場客戶。

關於ESET
ESET成立於1992年,是一家面向企業與個人用戶的全球性的電腦安全軟件提供商,其獲獎產品 — NOD32防病毒軟件系統,能夠針對各種已知或未知病毒、間諜軟件 (spyware)、rootkits和其他惡意軟件為電腦系統提供實時保護。ESET NOD32佔用 系統資源最少,偵測速度最快,可以提供最有效的保護,並且比其他任何防病毒產品獲得了更多的Virus Bulletin 100獎項。ESET連續五年被評為“德勤高科技快速成長500 強”(Deloitte’s Technology Fast 500)公司,擁有廣泛的合作夥伴網絡,包括佳能、戴爾、微軟等國際知名公司,在布拉迪斯拉發(斯洛伐克)、布裏斯托爾(英國 )、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布拉格(捷克)、聖地亞哥(美國)等地均設有辦事處,代理機構覆蓋全球超過100個國家。

AI駭客 智能資安打造金鐘罩

企業資安走向M型化發展,想打造0罩門,除了依靠AI、發展智能資安以外,企業老板、員工、政府都要一起加入防駭大作戰……
新加坡去年6月底爆發Singhealth醫療系統150萬名病患個資從姓名、生日、地址到身分證號碼及16萬名病患門診配藥資料外洩,當中引起全球嘩然的是駭客目標為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經多次嘗試,成功盜取李顯龍個資與配藥紀錄!
隨著以假亂真的社交工程攻擊、釣魚郵件、挖礦病毒盛行,企業「資料外洩」頻率及筆數增加,為資安帶來嚴峻的考驗,而傳統資安工具依照預先制定規則進行防禦的方式顯然已不是對手,結合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及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智能資安」成為資安新顯學,不過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AI也成為駭客犯罪的子彈,駭客與資安系統進入新的諜對諜時代。
「站在防守角度,面對駭客不是技術問題,是人的行為問題,人的行為有太多漏洞讓駭客得以入侵。」投入資安領域超過15年的台灣二版高級產品經理盧惠光剖析,他認為目前國內企業對資安意識呈現M型化的兩極發展,「重視資安的企業沒那麼容易被駭,但同時也很多企業忽視資安,這也是為什麼就整體社會來看駭客會贏的原因。」
#資料外洩人人都有份
盧惠光表示,目前資安發展有2個主要趨勢,一是資料外洩次數與筆數越來越多,二是OT資安威脅增加。他指出,「2019的上半年,國際上資料外洩筆數累計高達41億筆,而全球人口約77億,估計今年底已知的資料外洩筆數會超過全球人口數,平均下來大家都有份,也就是資料外洩是所有人都遇得到。」特別是當企業導入自動化、大數據(Big Data)、AI,或將海量資料存放在雲端,若發生資料外洩,情況就很嚴重。
OT或工控系統被勒索病毒綁架的案例也越來越層出不窮,從車廠、高科技製造業、電廠到辦公大樓都在駭客狙擊射程內。盧惠光說,「工廠為提昇產能、降低成本,導入AI,將IT與OT整合起來,但過程中未注意資安架構,再加上OT資安成本較高,當企業已投入預算推動自動化或AI,未必願意再投入資安領域,造成安全缺口;而OT對工廠而言非常關鍵,若被勒索病毒找上,願意付贖金的機率相對較高。」
另外,盧惠光指出,現在商辦大樓電梯、空調、燈光控制透過「監視控制與資料擷取(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CADA)」系統管控,之前曾發生某大樓SCADA被駭,要求支付比特幣贖金,類似案例會越來越普遍。
#AI幫忙抓可疑怪客
因應資安威脅不斷上升,加上AI運用日益普及,「智能資安」應運而生。盧惠光笑說,現在連煮飯的電鍋都用AI,需要大量過濾資料的資安也升級為「智能資安」,運用AI、機器學習技術進行預防、偵測,可節省許多人力及提早發現異常。
盧惠光進一步解釋,防毒軟體的做法是攔阻資安威脅進入企業系統,但百密必有一疏,當病毒躲過防禦進入企業系統後,需透過「偵測」發現病毒隱藏地方,在未釀成大禍─勒索、「被」挖礦或更嚴重的資料外洩前,及時排除。
「系統紀錄(Log)查看」是偵測系統內是否藏匿資安威脅的基礎,盧惠光指出,「雖然使用者行為難以預測,但透過機器學習,AI可進行使用者行為監控及分析,判斷這些網路行為是使用者正常行為,還是異常程序透過上網行為將資料傳輸出去;雖然資安人員可以快速檢視,但確認幾百萬筆資料還是需要時間,AI能協助快速抓出可疑資料,再經由人為判斷,以快速反應解除危機。」
去年發生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病歷被駭一事,盧惠光表示,事件曝光也是由於管理資料庫的人看到一些不正常的Log,追查後才發現李顯龍病歷資料已被抽走,「過程中是有機會找出問題所在的,這也是為什麼需要運用AI協助偵測的原因。」企業委外廠商管理是資安漏洞來源之一,若對外包廠商維管人員管控不當,可能就引狼入室,盧惠光舉例說明,「若企業有100家合作廠商能接觸公司內部系統,實務上企業很難發現是否有廠商IP遭駭客或競爭對手使用,但AI能透過發現異常行為解決系統配置上的問題,在攻擊發生前提前修復不該存在的設定,做到一定程度的預先警告。」
對於智能資安發展,盧惠光認為「目前機器學習無法取代人,且需要仰賴人提供資料,建立學習模組及最後交由人為判斷,將來AI若進展到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如同下棋的AlphaGo一樣,那就相當強大,可以自主學習,也能主動發現公司設定漏洞、主動修復,若遇攻擊也會自動反應處理,到時甚至可能取代大部份人的工作。」
#駭客也進入AI時代
不過,智能資安的對立面可能就是智能駭客。盧惠光說,「防毒軟體、作業系統會不斷更新,駭客尋找弱點進入系統的瞬間是困難的,所以需要很多工具、花很多時間,但現在駭客也用AI製作攻擊工具或惡意程式碼(Payload),讓病毒或木馬更有智能,避免被防毒軟體掃到。」
這兩造的AI戰役,彼此消長情況為何?盧惠光坦承,「目前還是Bad Guys(壞人)在贏」,但不是贏在技術而是「人的行為問題」,很多攻擊是通過e-mail夾帶有害連結,若沒人點擊、下載檔案就沒事,但總會有人點開潘朵拉的盒子,打開資安大門,放駭客登堂入室。
談到目前國內企業對資安的防禦態勢,盧惠光觀察到,「很多企業資安防禦還不完整,整體呈現M型分布,M的其中一邊是資安做得很好的大型公司,另一邊則是能不做就不做,中間的企業較少。」
盧惠光說,重視資安的企業IT團隊會進行紅隊演練、滲透測試及對全體員工進行資安教育訓練,管理上則會監控公司電腦,在這樣的環境下,員工不會使用公司電腦及e-mail處理私人事情。相較之下,不管控資安的公司,員工可能會用公司電腦上網逛拍賣、追劇、玩遊戲,增加許多資安風險,「員工的心理就是老闆重視我就小心一點,老闆不重視我就隨意一點。」
*紅隊演練 (Red Team Assessment) 是在不影響企業營運的前提下,對企業進行模擬入侵攻擊,在有限的時間內以無所不用其極的方式,從各種進入點執行攻擊,嘗試達成企業指定的測試任務。
盧惠光強調「資安」不單是預算問題,更多是公司文化及管理態度,「老闆可能願意花4萬元買一台性能很好的筆電,但怕電腦速度變慢就不裝防毒軟體,但筆電裡面承載資料值多少錢,只有丟失時才知道,就像空氣一樣,等不能呼吸就知道空氣多重要。」
#資安保護數位資產
「不少企業對資安抱持『賭一把』的僥倖心理,除非自己遇到或火燒到隔壁才意識到。」盧惠光很感慨,他可理解企業對於把費用投入發展看不到、摸不到的資安而感到兩難,「但資安應該跟實體安全一起看待。相信沒有一家公司可以接受大門沒鎖、窗戶沒關,但公司沒設防火牆就相當於大門沒鎖。」盧惠光指出企業在實體世界會考慮消防、門禁安全,且消防系統每年都會巡檢,確認消防物品、滅火器是否使用期限內,但資安工作卻不一定會做到這程度,「我們現在已到實體安全與IT安全一樣重要的時代,要把數位資產當成有形資產。」
特別是現在網路圈套很多,盧惠光說,「可能駭客偽裝成外包廠商發e-mail通知更新重要程式,且設計真實Logo頁面,員工一時不察點下去就中計了。」他認為,這些釣魚郵件或社交工程就像詐騙集團,先設計情境讓對方信以為真,之後就容易被帶著走,「人都會有弱點,如睡不飽、心情不好時會專注度降低,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這也是為什麼星期一是最常發生中毒的日子。」
盧惠光相信,公司正常運作必須實體與網路兩端都是安全的環境,「要投資多少費用在資安這是商業決定,但老闆重視資安的程度會影響員工的行為、習慣、資安文化,這才是最關鍵的,也不是花錢就可解決的。」
#用教育培養資安DNA
對於不重視資安企業的解套方案,盧惠光認為最終還是需要由政府制定法規,「政府制定資安規則、要求,企業就會跟從,歐盟去年開始生效的GDPR就是例子。」GDPR適用於與歐洲生意來往任何地區的所有企業,影響範圍很大,罰款金額最高為全球總營業額4%。
盧惠光解釋,「GDPR可理解為對重大資料外洩的回應,要求企業需更好保護客戶資料,確保每家企業最少做到加密,被偷走的資料加密與未加密相差甚遠,增加對大眾的保障。企業就是要合法賺錢,最能影響老闆資安作為的還是法規。」
對於千變萬化的病毒陷阱,盧惠光認為做教育訓練約可減少10~20%上當的機率,因為「成年人行為很難改變,大部分人上勾都不自知,特別是當自己很忙或遇到沒見過的變種形態時。」若要培養對抗駭客的DNA,盧惠光提議從孩子教育開始,特別是現在孩子從小使用各種數位工具,「資安教育應該就像環保教育一樣,從小教起,這樣才能變成他們認知的一部分。」
我們生活的世界正走向「不斷自動化」,未來公車及其他公共設施、服務會逐漸聯網、自動化,這是否等於給駭客一個超級舞台?對此盧惠光表示不用想得太可怕,「很多人努力當駭客,同時也很多人為安全而努力,自動化社會的資安架構會更深入,理論上是越來越難駭進去;現在資安還在發展階段,未來相關法規上路,M型資安社會也將往鐘型發展,到時具備一定程度的資安意識與機制就是占多數的主流。」他認為可用實體安全概念看待資安發展,「如同飛機、汽車現在都相當安全,但還是會發生事故、意外,只是跟過去相比意外越來越少,資安也是一樣道理。」
#5點快速看資安風向
1.目前趨勢:資料外洩嚴重、對OT威脅升高
2.AI資安:可迅速大量排查威脅,未來深度學習後有取代人類的可能性
3.百密一疏:「人」依然是駭客最大突破口
4.老闆要帶頭:企業領導者越重視資安,組織內的氛圍才帶動得起來
5.破解M型資安社會:政府應訂法律強制推廣,同時扎根於學校教育
*原文出處:能力雜誌<第764期Oct. 2019>_封面故事 延伸篇

微軟緊急發佈IE零時差漏洞更新


微軟於上周緊急發佈IE零時差漏洞更新並呼籲用戶儘速安裝,編號為CVE-2019-1367,發生在IE腳本引擎處理記憶體物件的過程中,會造成記憶體毁損,使攻擊者可在現有使用者電腦上執行任意程式碼。成功開採本漏洞的駭客,可取得和現有使用者相同權限,如果後者具有管理員身份,則攻擊者將能接管整台機器,進而安裝程式、修改/變更/刪除資料,或是新增完整權限的用戶帳號。在Web攻擊情境中,攻擊者可能發送郵件,誘使IE用戶點選其中URL以造訪惡意網站對用戶發動攻擊。受影響的IE版本有9、10和11。但Windows 10 1903版上的IE 11修補程式,則只能由Microsoft Update Catalog手動安裝。
 
另外同時還有編號為CVE-2019-1255的漏洞,則和Windows內建安全軟體Microsoft Defender(原名Windows Defender)中的惡意程式防護引擎(Malware Protection Engine)處理檔案不當有關,但沒有那麼嚴重,也沒有發現有攻擊行為,而且微軟也在幾天後發佈更新版本引擎。
 
ESET資安專家建議,雖然Internet Explorer已經不再獲得微軟的繼續開發,不過現在仍有不少使用者或機構採用,故需定期注意微軟的安全更新,以防駭客入侵或網路攻擊;還有不管是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其他瀏覽器或是其他應用程式,都應該保持在最新版本並特別注意網路釣魚攻擊或DoS漏洞。
 
*****若有任何資安需求,歡迎洽詢ESET資安專業團隊,服務電話:(02)7722-6899,或上官網查詢:https://www.eset.tw/
 

13家知名品牌路由器及NAS設備被發現125個安全漏洞


一家名為獨立安全評估者(Independent Security Evaluators,ISE)之美國公司的研究人員針對從一般消費者的設備到企業使用的高端設備進行研究測試並發布報告,發現有13家品牌的小型辦公室/家庭辦公室(SOHO)路由器和NAS(Network-Attached Storage)設備中,共有125種可被遠程攻擊者利用的不同漏洞,大家熟知的品牌(大廠)皆榜上有名,而這可能意味將有數百萬個設備容易遭受駭客攻擊。
 
測試報告中指出這13個設備中至少有一個Web應用程式漏洞,例如跨站腳本程式攻擊(XSS),作業系統命令注入(OS CMDi)或SQL注入(SQLi),攻擊者可利用這些漏洞獲取遠程訪問設備以及訪問設備的管理面板的權限;另外在其中12個設備上獲得了 root shells,從而能夠對設備進行完全控制;還有6個無需身份認證就可以被攻擊者遠程利用的設備。
 
目前,大部分廠商都已對此做出回應,但仍有小部分廠商沒有做出任何解釋。為了增加路由器的安全,ESET資安專家建議如下,
1.更改路由器的密碼(字母加數字的高強度密碼)
2.路由器預設的管理IP修改為自己指定的特殊IP;開啟路由器MAC位址過濾功能,只允許已知設備連入
3.關閉設備本身的WPS PIN碼與UPnP機制
4.常登錄路由器管理後台,看看有沒有不認識的設備連入了WIFI,如果有,及時將其清除
5.注意韌體更新,減少設備漏洞威脅
6.安裝知名且專業的資安產品(非常重要!!!), ESET Internet Security網路安全套裝配備【掃描路由器】功能,可協助在連線至外部網路時,識別駭客攻擊路由器並提高防護等級。
 
 

EQUIFAX DISCLOSES MASSIVE DATA BREACH

Today, September 8, 2017, Equifax, one of the largest credit reporting agen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disclosed that they suffered a massive data breach because their network was compromised by unknown hackers. According to the Equifax’s press release, attackers gained access to personal data of almost 143 million Americans. Social security numbers, birth dates and addresses of nearly half the population lost in this breach of the US could be misused by hackers for years to come. Credit card numbers of US-customers and non-US customers were also stolen. After Equifax announced the cyberattack, their shares dropped 13%.
Official information posted on the Equifax website states: “Based on the company’s investigation, the unauthorized access occurred from mid-May through July 2017.” The breach was disclosed only yesterday, meaning it took six weeks to detect the cyberattack.
Network security solutions like GREYCORTEX that identify anomalous behavior within your network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this situation. These solutions mean your IT team can identify malware by its anomalous movement within the network, and identify it as it replicates. GREYCORTEX MENDEL identifies such anomalous behavior, offers deep network visibility, and differentiates between human and machine behavior, meaning you can find infected devices within your network and secure your company’s data and reputation.